一是夯实双创基础、投入持续跟进。学校提出了两个保障:一是场地保障,提供校内双创基地 5500平方米;二是经费保障。二是建设共享开放实践平台。学校建有“一带一路产教融合双创孵化园”、“一带一路产教融合创业园”、“专创融合实践工坊”、“虚拟仿真创新实训基地”四大创新创业平台;与国家级众创空间“天水66号文化创意园”、“天水市众创空间”、 “供应链协同创新中心” 、三和数码城市三维大数据中心,等合作共建校外双创基地;与阿里、京东联合打造了电商创业实践项目、与华为共建产教融合ICT实践项目,平台和项目用于双创成果转化。学校签订了《库尔勒经济开发区与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政合作框架协议》,共建“一带一路产教融合联盟”。 (二)强化实践育人,培育双创能力 1.是构建“四融合四递进”双创实践实训教学体系。四融合为:专业融合、大赛融合、就业融合、产业融合;四递进为:专业提升、大赛引领、项目孵化、实创反哺。“四融合四递进”助推了双创实践实训教学体系的建设。
2.是全真实创,提高双创能力。学校先后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团队、创业协会等8个学生双创社团,成员达600多名。社团定期举办创新创业论坛、“众创学徒制”讲座、“青年创客沙龙”、“互联网+沙龙”活动,2018年参与活动学生6000余人次,覆盖87%的在校学生;双创项目团队依托校内外实践平台,承办多次大赛,参与项目实践活动,学生提高了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自2016年以来师生实践团队6次策划了以推介当地苹果、樱桃特色农产品为主题的创新品牌活动,开启了天水农产品品牌化推广与供应链电商协作的先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其中,2016年10月天水“花牛苹果宣传推介活动”,购销金额达2.6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