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立项背景及主要依据
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遴选认定一大批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甘肃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指出,推进教材教法改革。探索建立省级教材信息资源库定期修订机制,督促职业院校对滞后于技术和产业升级需求的教材停用、更新。启动省级规划教材和地方特色教材编写工作。
2、十九大报告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章节中重点指出,要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到了新的高度,蕴含了丰富的内容,为生态环境发展指明了方向。结合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理念,生态环境的建设有了更加明显的时代特征,其中也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创新内容和创业机会。
3、《环境工程学》作为高职环保类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现有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水、气、声、固废、土壤、微生物的污染治理方面,侧重介绍方法原理,内容略显陈旧。基于校企“双元”合作的环境工程学课程创新体系构建将引入最新的环保理念,将企业急需的教学内容引入课程,同时在内容上,适量增加创新创业内容。
二、建设思路及内容
通过对《环境工程学》课程的课程体系梳理,采用模块化教学内容,主要构建新形势下的课程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创新体系。各体系之间相互渗透,在学习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加入典型创新创业内容,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工学结合。
如水处理模块:理论知识主要介绍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和原理,除讲授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外,适量增加目前最新的处理方法,如膜分离技术,反渗透技术,超滤技术,离子交换技术,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和发展动态。实践内容主要介绍水处理厂、水处理技术的运营与维护。创新内容主要介绍水净化设备开发,水处理滤料开发等相关内容。
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创新内容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既保证了学生的基础能力,又使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创新能力。
创新创业内容主要由六个方面的内容构成,水处理、室内空气治理、资源回收与利用、环保设备及制造、土壤修复、绿色环保生活。项目将典型的创新创业案例融入各模块。
三、 已有工作基础
本人长期从事环境监测与控制专业教学工作,在教学改革和科研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曾主持教学改革项目“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专业实践体系构建,精品课程环境监测等多项,主持天水市农村污水资源化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参与天水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甘肃省特色绿色食品安全质量监控人才培养实证研究等多项,同时,也参加了国家创新创业相关培训,目前是国家二级创业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