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桃育李,端品为先,爱与责任彰显高尚师德风范
杨华老师1982年从阜新矿业学院毕业后分配至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任教,至今已整整三十年。他三十年如一日,从没停止过潜心钻研与辛苦耕耘,孜孜不倦,他从一名普通教师成为教授,成为一名学科带头人,成为甘肃省近年来高校及测绘单位的首位测绘学科教授,在测绘行业具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杨华老师三十载默默无闻、辛勤耕耘,践行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职业信念。在杨老师看来,“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教师是爱心与责任心的体现。他爱校爱系爱每一个求知的学生,他的爱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责任。
退休老教师这样评价他:他浑身有一股钻劲和韧劲,干什么事都很用心,锲而不舍;学校教务处评价他是一个把工作当事业,为了学校、为了学生、为了教学而无私奉献,甘愿付出一切的人;教学督导组评价他治学严谨、谙熟教学内容,勇于教改和创新,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讲授得心应手,充满激情;系里青年教师评价他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进步,认真做好传帮带工作,使测绘学院师生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学生评价他师德高尚,为人正直,平易近人,学识渊博,并视他为良师益友。
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的品质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赞誉,同时也受到校外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2002年、2006年杨华老师分别获得甘肃省国防工业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和甘肃省委省政府颁发的优秀教师“园丁奖”称号。2011年,他参加省委组织部组织的处长任职培训班,以普通学员的身份积极认真参加学习,受到行政学院师生的好评,被评为优秀学员。
默默无闻,耕耘不辍,辛勤园丁收获教改科研硕果
在杨华老师看来,“教学业务之路本无尽头,若路有尽头,则尽头之处应还有路”。他一直致力于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和科研工作,作为教授,他始终坚守教学一线,承担过8门课程教学任务,他总是承担最难讲的课程,每年完成300多学时教学工作量。在此同时,先后主持或参加与完成了十余项技术服务项目,在研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其中,主持完成的《甘谷县城关镇1:500地籍测绘》(产学研项目)被省级验收为优秀地籍测绘成果,为学校创收10.8万元;主持完成的《甘谷县城区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获甘肃省优秀测绘科技成果二等奖;于2004年联合辽宁、山西、内蒙、甘肃等省八所高职院校组成编委会,编写了全国首套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系列教材,他担任编委会第一副主任并主编出版了《控制测量》、《GPS及其在测量中的应用》2本教材,参编了《测量软件及其应用》教材,另有本校5名教师参加了教材编写,解决了当时测绘专业无高职教材的困难局面,同时也锻炼了教师。2010年主编出版了教材《工程测量》(国防科工委“十一五”规划教材)。以上教材在全国多所高职院校使用,得到一致好评。 2004年来他组织教学团队共主编出版测绘专业教材5部,参编教材10余部。
教学改革无禁区,有探索就有发现,有发现就有收获。
杨华老师早在1992年创办测量专业之初,就提出工程测量专业“加强实践,强化技能”,实行“产学结合、与技术服务结合,培养有特色的工程测量应用型技术人才”以及“测绘专业教师(讲师以上)应具有工程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教师培养方案和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的理念,并在教学中实践,取得非常好的效果。2001-2003年提出了测量工程技术专业实行“模块化教学”和“2.5+0.5”、“产学研结合”、“学做相融,仿真训练”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主持完成校级科研课题《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不断地总结完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2011年被评为甘肃省特色专业。
杨华老师领导的教学团队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测绘技能大赛及其它各类科技活动,连续几年获得全国及甘肃省多个奖项。更令人钦佩的是,他总是把机会与荣誉让给青年教师,使他们在自己的关怀帮助下迅速成长。2010年,测量专业学生在首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测绘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来自全国39所高职院校39支代表队的大赛中,我校总分排名第三,获得团体一等奖、优秀组织奖,以及单项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2011年12月,由教育部高校测绘学科教指委、中国测绘学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全国高校测绘学科大学生科技论文竞赛中,学生有2篇论文获大赛二等奖,2篇论文获大赛三等奖(大赛共有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通过参加全国测绘大赛,我校测绘专业毕业生以及测绘专业教学团队受到测绘行业内的好评,同时也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津生教授等专家的赞誉。
近年来,杨华老师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大胆改革,建立“课程与测绘工作任务相结合;课程与技能相结合;教学与测绘工作情景相结合;实训与岗位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构建“学做相融,仿真训练,学中做,做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他采用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使教学活动多样化从而实现教学的个别化,根据教学内容,结合专业要求、学生特点等方面因素进行教学组织,建立专业教学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考评体系,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要求进行职业技能鉴定。以上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知识掌握熟悉度和实践能力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从2006年开始的职业技能鉴定,学生通过率为94%,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也使学生就业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十载探索实践,铺路领航,立足职教引领学校稳步发展
作为学校测绘专业的创办者,杨华老师甘为人梯的精神受到大家的钦佩。他组织测绘专业教师开展技术服务,获得测绘专业“乙级测绘资质”证,通过产学研、技术服务项目,使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积极创造条件,选送青年教师到测绘生产单位参加专业生产实践。他所培养指导的教师,有的已经成为了教授、副教授、院长,为学校教育教学事业发挥各自的才能。他说:“我能使测绘专业教师形成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让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成为省内一流特色专业,并得到国内测绘行业的高度认可,为全国各地培养高技能的测绘专业人才,这对于我来说才是最欣慰的。”
杨华老师在2006年评上教授,在常人看来,该歇歇脚了,但他并没有片刻的停息。作为教学团队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他主持筹建了工程测量实习、实训室,数字化实验室;主持筹建了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工程测量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校内建立了GPS控制测量、数字化测图、四等水准测量、建筑施工放样等项目的外业仿真模拟实习实训基地,使测绘专业学生实习能够满足“产学结合”的要求。
面对成绩和荣誉,他并没有驻足不前,而早已把目光向未来注视。“十二五”期间要把测量专业力争建成国家级特色、示范专业,在全国领先;依托本校开展测绘应用技术服务,通过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平台等数字校园信息化建设,打破时空限制,实行“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开放式办学模式,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办学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测绘专业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十春秋,他渊博的知识,崇高的人品,无不体现了“为人师表”的真谛。如今杨华老师已57岁,接近退休的年龄,但他还是一如既往深入教学一线,给学生上课,不论是寒冬还是酷暑,他经常亲自指导学生野外测量实习。他工作的动力和热情,来自于他的“爱心”与“责任心”,通过他的努力来践行“教育成就未来,知识改变命运”的理想和信念,让更多的学生满意,让更多的学生家长放心。
30年来杨华老师凭着自己不限的努力,他以高尚的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去感染教育青年教师和学生,做到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