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届全国设计大师奖
大赛类别:视觉设计;产品开发设计;居家用品设计;服饰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影视、动画、游戏、网页设计
参赛对象:全球华人各设计团体、个人;各设计院校教师和学生(博士、硕士、本科、高职高专);在华注册的外国设计师和留学生
主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承办单位:同济大学设计艺术研究中心;中国设计教育网
支持单位: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中国教育电视台;全国高校创意总部;浙商建业有限公司;东阳中国木雕城
“新国艺”概念
新设计!新国度!
新艺术!新梦想!
“新国艺——创意设计大赛”呼吁全国大学师生、设计师、艺术家、文化学人和全球华人关注本民族的强大文化和艺术资源,践行中华文化复兴和时代发展的光荣使命,探索和重建东方新文化观、新艺术观。
“大师奖”试图融合政府、高校、企业和市场的文化产业运营平台,设计和创造中华元素新的形象系统,引领未来世界的时尚艺术生活。
“大师奖”历史
大赛始于1997年,先后命名为“全国大学生视觉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设计大师奖”。大赛由留德学者林家阳教授开创、香港靳埭强先生倾力合作。国际顶级大师冈特·兰堡(德)、福田繁雄(日)、西摩·切瓦斯特(美)等联手打造,依托原无锡轻工大学、同济大学的国际教育资源,已举办了15届。大赛坚持与政府合作,为中外企业服务,为奥运、世博等重大任务服务,在中国同类大赛中参赛作品最多、历时最长、评委等级最高、影响最大、权威性最强。我们在15届大学生设计大赛的基础上,为全国设计师、大专院校教师专门增设了新的竞赛平台,从本届开始,将原“全国大学生视觉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设计大师奖”等赛事正式更名为“全国设计大师奖”,以此鼓励全国设计师、教师和大学生们共同参与到这项大赛中来,为民族复兴的大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大赛评委
大赛组织委员会十分注重大赛的公正性、权威性和影响力,历届均邀请了国内外著名教授和业界大师担任评审工作。本届评审委员会成员由国内外视觉设计、产品设计、服饰设计、景观设计、工艺美术、环境艺术以及影视和动画设计方面的著名教授、设计大师及新锐设计师组成。
■
本届大赛活动顾问
陆光正(Lu Guangzheng)
全国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会长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张国标(Zhang Guobiao)
富春控股集团董事长
改制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大代表、上海市浙江商会执行副会长
史 苗(Shi Miao)
浙商建业有限公司总裁
浙江东阳中国木雕城有限公司董事长
商业地产策划、运营专家
■ 评审主席
林家阳(Lin Jiayang)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博导
教育部职业教育艺术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上海市原创设计大师工作室领衔大师
全国高校创意总部创意导师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
“北京2008”奥运会徽评委
■ 评审委员
A. 视觉组
谭 平(Tan Ping)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设计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2008”奥运会徽评委
[日]中西元男(Nakanishi Motoo)
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
日本G-Mark常任审议委员
CI理论及著作深刻影响亚洲CI发展
为世界500大企业中的100个以上企业作设计与形象资源整合
创办POAS( Progressive Artists Open System )
赵 明(Zhao Ming)
江南大学设计传播机构总经理、策划总监
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原江南大学广告系主任 DOLCN.com
原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同济大学设计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B. 产品组
[芬]约里奥·库卡波罗(Yrjo Kukkapuro)
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教授
曾担任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校长
库卡波罗设计事务所主持兼总设计师
20世纪国际大师中获奖最多的设计师之一
荣获教授艺术家(北欧最高学术称号)
官政能(Guan Zhengneng)
台湾实践大学副校长、实践大学设计学院创始人
台湾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长
台湾大同公司&美国CONAIR Co.新产品研发部创设主持人
历任“台湾精品”、“台湾产品形象奖”、“台湾产品设计奖”和德国第十四届Braun Prize国际设计竞赛评委
[德]拉夫·卫格曼(Ralph Wiegmann )
德国iF国际设计奖执行总裁
2001年担任欧洲设计管理奖的评委会主席
1981年至1995年担任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 (Deutsche Messe AG) 项目经理
吴海燕(Wu Haiyan)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设计学部主任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
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会长
[法]玛塔丽·克拉赛特(Matali Crasset)
毕业于法国国立工业设计高等学校(ENSCI-Les Ateliers)
1998年开设经营以自己为名的(Matali Crasset)设计公司
2002年获得德国Baden-Wurttemburg国际设计大奖
2004年英国室内设计大奖国际年度设计师
2004年获得巴黎国际家具展年度
谌 涛(Chen Tao)
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工业设计系主任
同济大学设计艺术研究中心产品设计主管
上海亦道设计总监
作品多次获得德国红点设计奖和美国IDEA设计奖
戴金铁(Dai Jintie)
浙商建业副总裁
浙商建业商业管理公司总经理
商业地产运营专家
C. 景观组
方晓风(Fang Xiaofeng)
现任《装饰》杂志主编
2002年至今任教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空间设计和环境审美理论专家
中国最著名旅游城市杭州西湖标志性建筑“雷峰新塔”主要设计人
专著《中国园林艺术》六种语言版本引起国际广泛关注
徐征野(Xu Zhengye)
杭州正野博展设计公司董事长、艺术总监
教育部职业教育艺术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副会长
2010上海世博会特约顾问
主持完成国内一百五十余所博物馆的展示和陈列设计
[希腊]西奥多拉·玛莎里斯·金德尔(Theodora Mantzaris-Kindel)
伦敦Dison、Landor、Wolff Olins等跨国企业公司设计/创意总监
英国设计师和艺术总监协会会员雅典2004奥运会微设计者
雅典2004奥运整体形象景观设计创意总监
“北京2008”景观设计顾问
沈 元(Shen Yuan)
同济大学设计艺术研究中心艺术总监、策展人
法国YJB电影公司大中华地区市场总监
“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默罕默德·尤努斯”电影项目亚洲区项目主管
教育部“北京2008”奥运会视觉传播项目主管
D. 影视动画组
路盛章(Lu Shengzhang)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教授、博导
中国著名资深广告人
2002年任法国戛纳国际广告节评审委员
2006年任法国昂西国际动画节评委
“2008北京”申奥动画片主创
获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美术片奖
[德]马克·罗斯(Marcus Roth)
IMAGE UNIT 有限公司(上海)总经理
2009年PIXOMONDO 有限公司(中国)上海分公司总经理
2012年凭借《雨果》荣获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
王效杰(Wang Xiaojie)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动画学院院长、教授
教育部职业教育艺术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深圳市设计联合会常务副主席
2008广东十大青年设计师
高职影视动画国家重点示范专业建设责任人
大赛目的
实现文化创新对文化传统链接。
实现教育资源向社会需求倾斜。
实现创意设计为市场经济服务。
实现东方文化引领未来的时尚。
设计原则
原创性:设计作品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品质和时代特征。
审美性:设计作品应具备中华民俗、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
功能性:设计应便于操作并具备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交叉性:设计应考虑新技术与新材料的综合交叉应用。
专利性:设计应具有申报国家专利的技术和商业价值。
设计类别与题材
■ 第一部分新国艺——应用创意设计
A类产品/工艺美术应用创意设计
A-1 运用金、木、水、火、土五种材料,创意出具有中国“五行”传统文化特色的时尚居家用品设计。
提倡不同工艺交叉组合和多材料应用。请参阅“大师奖”官网“设计参考资料”信息。
A-1-1 金——以不锈钢等金属材料为主体的中国元素植入生活用品设计
A-1-2 木——以木、竹、藤材料为主体的魔方式(多功能)时尚家具设计
考虑居住空间的合理利用,提倡科学、合理地设计家具,并使之有多功能(同构和组合)用途。
A-1-3 水——以玻璃、琉璃、塑料等材料为主体的时尚用品和艺术品设计
A-1-4 火——以瓷、铁为主体的时尚用品和艺术品设计
A-1-5 土——以陶、紫砂为主体的实用性和观赏性艺术设计
A-2 十二生肖造型设计及延伸产品应用设计
要求从十二生肖动物中提取灵感,设计出具有时代气息且能在日常生活中被应用,并兼有一定观赏价值的作品 (要求显示从原画或图片到造型设计的原创过程)。
B类视觉创意设计
B-1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七夕等)节庆标志性形象和相关视觉元素的设计(可针对一个节日或多个节日)。
视觉形象设计必须含有标志、标准色、标准文字、辅助图形和吉祥物;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作相对重要的应用设计,便于向政府和相关社会团体推介采用!
B-2 中国各种节庆贺卡、明信片(含插图)创意设计
B-3 中国各种节庆年画创意设计
B-4 区域(居民区或村庄)春节视觉形象系统及其应用设计
B-5 各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形象系统设计
B-6 各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形象的包装设计
B-7 各式传统器皿的图案创新设计
B-8 中国各种节庆礼品包装
(标贴、包装结构、包装纸、手提袋等)系列设计
B-9 东阳中国木雕城视觉形象(VI)系统设计
B-10 东阳木雕艺术品、礼品包装设计
(材质可由参赛者自行选择)
C类环境艺术创意设计
C-1 春节空间气氛营造
C-1-1 居民区春节气氛创意设计
C-1-2 家庭春节气氛创意设计
C-1-3 城市中心广场春节气氛创意设计
C-1-4 城市步行街春节气氛创意设计
C-1-5 城市入城口春节气氛创意设计
C-1-6 高铁、车站、机场春节气氛创意设计
C-1-7 星级酒店春节气氛创意设计
C-1-8 商场、购物广场春节气氛创意设计
C-1-9 美丽乡村春节气氛创意设计(可根据县城、乡镇与村庄不同空间设计)
C-2 展示设施(展柜、展台、展具)设计
C-3 个性化文化、商业空间设计
C-4 软装饰(空间小品)设计
D类影视、动画、游戏、网页创意设计
D-1 中国传统节日影视或动画宣传短片
D-2 中国民间艺术故事动画创意短片
D-3 中国成语、谚语故事游戏创意
D-4 东阳中国木雕城形象影视短片或动画短片
D-5 东阳中国木雕城网页形象(一、二级页面)创意
■ 第二部分年度创新设计
凡近两年(自2011年1月1日以来)设计的作品(视觉、产品、环艺、影视、动画、游戏、网页、服饰、工艺品等),均可报名参加本次大赛(包括在其他大赛获奖或已经被企业采用的作品)。
E类视觉形象设计
E-1 城市形象、企业形象、品牌形象设计
E-2 城市信息导视设计:含导向设计、旅游信息、图表设计等
E-3 产品包装及推广之相关设计
E-4 书籍装帧、产品宣传册及插图设计
E-5 网页、视频、手机信息设计
E-6 与印刷媒体、网络媒体及视觉传播相关的设计
F类产品开发设计
F-1 居家用品设计
F-2 家具设计
F-3 交通工具设计
F-4 玩具及动漫衍生产品设计
F-5 家用电器设计
F-6 旅游、娱乐、健康产品设计
G类服饰设计
G-1 主题服装设计
G-2 配饰设计
G-3 鞋帽设计
H类环境艺术设计
H-1 居家室内设计
H-2 办公空间设计
H-3 宾馆和商业空间设计
H-4 公共环境(交流、娱乐、游玩、休闲)空间设计
H-5 展示空间设计
H-6 雕塑、装置艺术及其他空间设计
I类工艺美术创新设计
能体现时代气息,在形式、工艺上有所突破的中国工艺美术设计作品:
I-1 金属工艺和实用品设计
I-2 木、竹、藤装饰和实用品设计
I-3 玻璃、琉璃装饰品设计
I-4 瓷器、铁艺饰品设计
I-5 陶器、紫砂工艺品设计
I-6 其他工艺美术品设计
J类影视、动画、游戏、网页设计
J-1 摄影创意
J-2 影视短片创意
J-3 动画创意设计
J-4 游戏创意设计
J-5 网页创意设计
奖项 / 奖金 / 证书 / 奖杯
全场大奖奖金额度高达30万 !
■全场大奖:1件,奖金30万元/件(套),获证书和奖杯
■金奖:4-6件,奖金3万元/件(套),获证书和奖杯
■银奖:8-12件,奖金1万元/件(套),获证书和奖杯
■铜奖:12-20件,奖金5千元/件(套),获证书和奖杯
■优秀奖:300件,获证书
■设计指导奖:12 – 18件,奖金1万元/件(套),获证书和奖杯(系金银奖获得者指导老师)
■优秀组织奖:10件,获证书
(评审将按设计师、教师组及学生组分别进行。设计师、教师、大学生的奖项比例视作品递交比例决定。一旦全场大奖未能决出,30万奖金将分配到增设的金奖4件,银奖4件,铜奖14件和优秀指导奖8件中;每件获奖作品仅提供一份证书或奖金;获得多个奖项者,奖金以最高奖项为准,不重复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