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程  介  绍

《水文地质学概论》是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地质勘查、岩土工程技术、工程勘察技术、给水排水工程、水利工程、地质灾害调查、环境工程、水资源管理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高职高专资源勘查类专业学生掌握关于地下水的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一定水文地质勘探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了解和掌握在各类资源勘测、评价、开发利用中对地下水的影响、开发利用、防治等进行分析评价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高职高专资源勘查类专业(非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学生具备运用所掌握的有关地下水的基本知识、水文地质勘查的基本技能,对地下水进行 初步调查、分析和评价,为所涉及的高职高专资源勘查类行业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的能力。

我院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岩土工程技术、采矿技术等资源勘查类专业,从1980年开始招收中专至今三十年以来,《水文地质学》一直是资源勘查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特别是招收高职以来,《水文地质学概论》课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的要求,课程设计以各专业职业岗位为依据,设定该课程的整体目标,进行内容的取 舍;针对不同专业岗位必须履行的职责不同,设置课程各单元能力培养目标,确定各单元内容的难度;围绕能力的培养设计实训过程、确定选取具体教学案例,从而使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能明确为什么学习这些知识技能,这些知识技能将用在什么地方,这就大大提高了这门课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水文地质学概论》作为资源勘查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是我校的重点课程之一,其课程建设一直被高度重视。

门课程的内容在安排内容中,紧密依据资源勘查、工程建设领域中地质勘察、勘测与设计工作任务进行精心选择和组织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资源勘查、工程建设领域中工程项目的具体任务上,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内容是从实践到理论的安排模式。

同时,这也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训练学生技能,而且更要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让学生明确这些知识技能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应用。

1、地下水对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及地下水的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2、地下水在岩土空隙的赋存及岩土的水理性质。

3、地下水含水系统的理解。

4、达西定律的理解。

5、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6、不同地区地下水的特征。

7、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1、如何利用潜水、承压等水位(压)图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2、岩土水理性质指标确定。

3、地下水补给与排泄量的估算。

4、地下水主要成分的来源。

5、水文地质图的阅读与理解。

6、水文地质勘测具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