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
(练习有 30 道判断题,40 道选择题,30 道填空题,总分 100 分)

注意:答题时间只有2个小时,2个小时后未能提交试卷的系统将自动提交。
考试开始时间为 。

考生姓名:   性别:   班级:    学号:

一、判断题(共 30 道,每题 1 分)
    1、对于特定的测量控制网,如果用条件平差法平差,则条件方程式个数和条件方程的形式都是一定的
    2、权与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
    3、对同一量的多次不等精度观测值的加权平均值与用条件平差所得结果完全一致
    4、离散度越大,表明精度越高。
    5、当观测值个数大于必要观测数时,该模型可被唯一地确定
    6、准确度越好,表明精度越高。
    7、离散度越大,表明精度越高。
    8、在按比例画出的误差曲线上可直接量得相应边的边长中误差
    9、由一组不等精度真误差计算中误差平方的基本公式为m2=[ΔΔ]/n
    10、平差值是观测值的最佳估值
    11、观测值与最佳估值之差为真误差
    12、因为测量误差服从正态分布,所以可以用最小二乘法消除或减弱
    13、平差值是观测值的最佳估值
    14、在水准测量中,可由路线长度或测站数的倒数来定权。
    15、三角形闭合差是真误差
    16、在水准测量中估读尾数不准确产生的误差是系统误差
    17、观测值与平差值之差为真误差
    18、对于特定的平面控制网,如果按条件平差法解算,则条件式的个数是一定的,形式是多样的
    19、在间接平差中,直接观测量可以作为未知数,但是间接观测量则不能作为未知数
    20、对于特定的平面控制网,如果按条件平差法解算,则条件式的个数是一定的,形式是多样的
    21、点位方差总是等于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的方差之和
    22、权一定无单位
    23、权与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
    24、观测结果不可避免地包含系统误差,它不可能被消除。
    25、在水准测量中估读尾数不准确产生的误差是系统误差
    26、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其中误差为300.158m±3.5cm和600.686m±3.5cm。则这两段距离的最大限差相等
    27、权具有相对性,其数值大小可任意取,但比例关系不能变。
    28、条件平差完成后,计算出的平差值不需要检核。
    29、对同一量的N次不等精度观测值的加权平均值与用条件平差所得的结果一定相同
    30、对于特定的测量控制网,如果用条件平差法平差,则条件方程式个数和条件方程的形式都是一定的

二、选择题(共 40 道,每题 1 分)
    1、位差的极大值为E,极小值为F,则点位方差δP2=__________。
      A.E2+F2?   B.E+F  C.E-F   D.E2-F2
    2、在误差椭圆中,位差的极大值方向为ΦE,极小值方向为ΦF,则有__________。
      A.ΦE+180°=ΦF?   B.ΦE+180°=ΦF  C.ΦE+180°=ΦF   D.ΦE+180°=ΦF
    3、在误差椭圆中,位差的极大值方向为ΦE,极小值方向为ΦF,则有__________。
      A.ΦE+180°=ΦF?   B.ΦE+180°=ΦF  C.ΦE+180°=ΦF   D.ΦE+180°=ΦF
    4、由一组不等精度观测值计算其平差值时,取其__________。
      A.精度最高的观测值   B.绝对值最大的观测值  C.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   D.观测值的加权平均值
    5、某网形共有n个观测值,t个必要观测,r个多余观测,则利用条件平差时可列________个条件方程;利用间接平差时,可列________个误差方程。
      A.t,r   B.r,t  C.r,n   D.n,r
    6、误差方程式均以________为自变量。
      A.观测值的平差值   B.观测值  C.未知参数   D.未知参数的平差值
    7、不等精度独立观测值L1、L2、L3的中误差为1、1/2、1/3,则其权的比值________。
      A.3:02:01   B.9:04:01  C.1:04:09   D.1:09:04
    8、用钢尺量得两段距离:L1=2000m±5cm,L2=400m±5cm,选出正确答案_________。
      A.由于δ1=δ2,故两个边长的观测精度相同;   B.由于δ1/?L1<δ2/L2,故L1的精度比L2的精度高;  C.由于L1>L2,故L2的精度比L1的精度高;   D.由于δ1/?L1<δ2/L2,故L1的精度比L2的精度低。
    9、观测条件由_________三部分构成。
      A.观测者、观测仪器、外界条件;   B.观测人员、观测时间、观测地点;  C.观测仪器、观测人员、观测时间;   D.观测人员、观测地点、观测仪器。
    10、观测值Li、改正数vi、平差值Li∧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
      A.   B.  C.   D.
    11、在水准测量中,每站观测高差的中误差均为±1㎝,今要求从已知点推算待定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5㎝,问可以设多少站?__________
      A.24   B.25  C.26   D.27
    12、在某相片上量得一距离长为20㎝,其相对中误差为1/1000,则该距离的绝对中误差为________㎝。
      A.2   B.0.04  C.0.2   D.0.02
    13、在某相片上量得一距离长为20㎝,其相对中误差为1/1000,则该距离的绝对中误差为________㎝。
      A.2   B.0.04  C.0.2   D.0.02
    14、如x的权为1,则3x的权是________。
      A.3?   B.1/3  C.9   D.1/9
    15、设α角观测4次,每次观测中误差为±6″,现改用另一台仪器观测β角,每次观测中误差为±12″;欲使α、β角的权相等,则β角应测________次。
      A.18   B.16  C.8   D.20
    16、在1:1000地形图上量得a、b间距离d=67.3mm,其中误差md=±0.2㎜。试计算a、b间实际距离S及其中误差mS__________。
      A.S=67.3m;mS=0.2m    B.S=67.3m;mS=0.2mm  C.S=67.3mm;mS=0.2m   D.S=67.3mm;mS=0.2mm
    17、在△ABC中,∠A用经纬仪以等精度观测2次,每次观测的中误差为±1″,∠B用经纬仪以等精度观测4次,每次观测的中误差为±2″,∠C用经纬仪以等精度观测6次,每次观测的中误差为±4″;设单位权中误差为±3″。则∠A、∠B、∠C各平均值之权为__________。
      A.9;9/4;9/16   B.1/9;4/9;16/9  C.18;9;27/8   D.1/18;1/9;8/27
    18、在相同条件下丈量两段距离,S1=10m,S2=900m,设对S1丈量3次平均值的权PS1=2,求对S2丈量5次平均值的权PS2__________。
      A.5/3   B.10/27  C.10/3   D.10/9
    19、条件平差时的法方程为NK+ω=0,其中ω如何确定__________。
      A.ω=BTPB   B.ω=AP-1AT  C.为条件方程的常数项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0、间接平差时的法方程为Nδx+ω=0,其中ω如何计算__________。
      A.ω=BTPB   B.ω=AP-1AT  C.为条件方程的常数项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1、以同精度测得一三角形的三个角度α、β、γ,其中误差均为1,则其闭合差ω的中误差为________。
      A.3   B.1  C.2   D.√3
    22、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其中误差分别为300.465m±4.5cm及660.894m±4.5cm,则这两段距离的真误差是否相等?它们的精度是否相等?__________
      A.相等,不相等   B.不相等,不相等  C.相等,相等   D.不相等,相等
    23、测得一长为D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为1,则长d为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为__________。
      A.D2/d2   B.d2/D2  C.d/D   D.D/d
    24、在△ABC中,已知其内角的观测中误差为±9″,容许误差为中误差的两倍,求该三角形闭合差的容许误差?__________
      A.±34.2″   B.±33.2″  C.±31.2″   D.±32.2″
    25、如x的权为1,则3x的权是________。
      A.3?   B.1/3  C.9   D.1/9
    26、观测次数增加,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就会减少,精度提高;则测量实践中,可以通过无限次地增加观测次数来提高观测成果(算数平均值)的精度。上述说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
      A.不正确   B.正确  C.不确定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7、条件方程式均以________为自变量。
      A.观测值的平差值   B.观测值  C.未知参数   D.未知参数的平差值
    28、已知某台经纬仪一测回的测角中误差为±6",如果要使各测回的平均值的中误差不超过±2",则至少应测多少测回?__________
      A.8测回   B.10测回  C.7测回   D.9测回
    29、国内外在实用上常采用________作为衡量精度的指标。
      A.权   B.相对误差  C.极限误差   D.中误差
    30、单位权中误差mo、权Pi和中误差mi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
      A.mi2=mo2Pi   B.mi2=mo2/Pi?  C.mo2=mi2/Pi   D.mo2=mi2Pi
    31、测量一长方形厂房基地,长a为700m±0.006m;宽b为100m±0.002m。试计算厂房面积S及中误差δS__________。
      A.7*104m2,12mm2   B.7*104m2,1.52m2  C.7*104m2,2.32m2   D.7*104m2,12m2
    32、位差的极大值为E,极小值为F,则点位方差δP2=__________。
      A.E2+F2?   B.E+F  C.E-F   D.E2-F2
    33、如x的权为1,则3x的权是________。
      A.3?   B.1/3  C.9   D.1/9
    34、误差方程式均以________为自变量。
      A.观测值的平差值   B.观测值  C.未知参数   D.未知参数的平差值
    35、在△ABC中,内角A、B已经观测,其权均为1,则C角的权为_________。
      A.2?   B.1/2  C.1   D.√2
    36、有一角度侧20测回,得中误差±0.42″,问再增加多少测回,其中误差为±0.28″?__________
      A.26测回   B.45测回  C.25测回   D.46测回
    37、在某相片上量得一距离长为20㎝,其相对中误差为1/1000,则该距离的绝对中误差为________㎝。
      A.2   B.0.04  C.0.2   D.0.02
    38、观测误差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
      A.系统误差和粗差;   B.偶然误差和粗差;  C.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D.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差。
    39、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其中误差分别为300.465m±4.5cm及660.894m±4.5cm,则这两段距离的真误差是否相等?它们的精度是否相等?__________
      A.相等,不相等   B.不相等,不相等  C.相等,相等   D.不相等,相等
    40、在平坦地区测得两段观测高差及水准路线的长分别为:h1=10.125米,S1=3.8公里,h2=-8.375米,S2=5.5公里,设每一测站的观测精度相同,那么h1和h2哪一个权大?哪一个精度高?__________
      A.h1的权比h2的权小,h1精度高   B.h1的权比h2的权大,h1精度低  C.h1的权比h2的权小,h1精度低   D.h1的权比h2的权大,h1精度高

三、填空题(共 30 道,每题 1 分)
    1、水准测量中若要求每公里观测高差中误差不超过10mm,水准路线全长高差   您的答案:
    2、观测误差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其中_ __误差在观测或计算过程中可以采用一定的措施消除或削弱,而__ _误差在观测结果中必然存在。   您的答案:
    3、直接平差是对_____个观测量进行多次观测,求其平差值并评定精度。   您的答案:
    4、观测误差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其中_ __误差在观测或计算过程中可以采用一定的措施消除或削弱,而__ _误差在观测结果中必然存在。   您的答案:
    5、测量平差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利用_______________原理进行的   您的答案:
    6、某网形共有n个观测值,t个必要观测,r个多余观测,则利用条件平差时可列____个条件方程;利用间接平差时,可列____个误差方程。   您的答案:
    7、设某角度观测值的协因数为3,则其观测值的权为_________。   您的答案:
    8、取一长为2d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为1,则长为D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PD=________。   您的答案:
    9、设某角度观测值的协因数为3,则其观测值的权为_________。   您的答案:
    10、直接平差是对_____个观测量进行多次观测,求其平差值并评定精度。   您的答案:
    11、地形图的精度是指什么   您的答案:
    12、观测成果的质量高低__________(能、否)反映观测条件的好坏。   您的答案:
    13、测量平差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利用_______________原理进行的   您的答案:
    14、某网形共有n个观测值,t个必要观测,r个多余观测,则n=__________。   您的答案:
    15、观测误差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其中_ __误差在观测或计算过程中可以采用一定的措施消除或削弱,而__ _误差在观测结果中必然存在。   您的答案:
    16、某测边网共有n个角度观测值,p个三角点,q个多余起算数据,r个多余观测,t个必要观测,如按条件平差进行时,此三边网可以列出r=______条件方程;如按间接平差进行时,此三边网可以列出______个误差方程。   您的答案:
    17、地形图的精度是指什么   您的答案:
    18、如x的中误差为±1mm,则2x的中误差是__________。   您的答案:
    19、地形图的精度是指什么   您的答案:
    20、某网形共有n个观测值,t个必要观测,r个多余观测,则利用条件平差时可列____个条件方程;利用间接平差时,可列____个误差方程。   您的答案:
    21、测量平差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利用_______________原理进行的   您的答案:
    22、高程控制网按参数平差法平差时通常选择_____________为未知参数。   您的答案:
    23、测量平差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利用_______________原理进行的   您的答案:
    24、丈量一个圆半径的长为3米,其中误差为±10毫米,则其圆周长的中误差   您的答案:
    25、取一长为2d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为1,则长为D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PD=________。   您的答案:
    26、在某相片上量得一距离长为200㎝,其相对中误差为1/3000,则该距离的绝对中误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的答案:
    27、水准测量中若要求每公里观测高差中误差不超过10mm,水准路线全长高差   您的答案:
    28、设某角度观测值的协因数为3,则其观测值的权为_________。   您的答案:
    29、某测边网共有n个角度观测值,p个三角点,q个多余起算数据,r个多余观测,t个必要观测,如按条件平差进行时,此三边网可以列出r=______条件方程;如按间接平差进行时,此三边网可以列出______个误差方程。   您的答案:
    30、丈量一个圆半径的长为3米,其中误差为±10毫米,则其圆周长的中误差   您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