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
(练习有 30 道判断题,40 道选择题,30 道填空题,总分 100 分)

注意:答题时间只有60分钟,60分钟后未能提交试卷的系统将自动提交。
考试开始时间为 。您还有 24 分钟。

考生姓名:   性别:   班级:    学号:

一、判断题(共 30 道,每题 1 分)
    1、具有无偏性、一致性的平差值都是最优估计量
    2、观测值L的协因数阵QLL的主对角线元素Qii不一定表示观测值Li的权
    3、观测值平差值=观测值+观测值改正数。
    4、平差前观测值的方差阵一般是已知的
    5、偶然误差符合统计规律
    6、在测角中正倒镜观测是为了消除偶然误差
    7、已知L1、L2的中误差均为m,则Y=L1+L2+2L1的中误差为√6m
    8、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其中误差为300.158m±3.5cm和600.686m±3.5cm。则这两段距离的最大限差相等
    9、在间接平差中,直接观测量和间接观测量都可以作为未知数
    10、权一定无单位
    11、若观测量的准确度高,其精密度也一定高。
    12、各观测值权之间的比例关系与观测值中误差的大小无关
    13、权本身的数值大小可以反映出精度的高低。
    14、在测角中正倒镜观测是为了消除偶然误差
    15、间接平差与条件平差一定可以相互转换
    16、系统误差可用平差的方法进行减弱或消除
    17、在按比例画出的误差曲线上可直接量得相应边的边长中误差
    18、偶然误差符合统计规律
    19、在间接平差中,直接观测量和间接观测量都可以作为未知数
    20、无论是用间接平差法还是条件平差法,对于特定的平差问题法方程阶数一定等于必要观测数
    21、各观测值权之间的比例关系与观测值中误差的大小无关
    22、在间接平差中,直接观测量和间接观测量都可以作为未知数
    23、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其中误差为300.158m±3.5cm和600.686m±3.5cm。则这两段距离的最大限差相等
    24、同精度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的权与观测次数成正比。
    25、平差前观测值的方差阵一般是已知的
    26、直接平差是间接平差的一种特殊方法。
    27、在水准测量中,由于水准尺下沉,则产生系统误差,符号为“+”。
    28、由三角形闭合差ω计算测角中误差的平方为δ2=[ωω]/3n
    29、对同一量的N次不等精度观测值的加权平均值与用条件平差所得的结果一定相同
    30、设有两个水平角的测角中误差相等,则角度值大的那个水平角相对精度高

二、选择题(共 40 道,每题 1 分)
    1、观测值Li、观测量真值X与其真误差⊿i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X=Li-⊿i   B.X=Li+⊿i  C.X=-Li-⊿i   D.X=-Li+⊿I
    2、测量一长方形厂房基地,长a为700m±0.006m;宽b为100m±0.002m。试计算厂房面积S及中误差δS__________。
      A.7*104m2,12mm2   B.7*104m2,1.52m2  C.7*104m2,2.32m2   D.7*104m2,12m2
    3、在1:1000地形图上量得a、b间距离d=67.3mm,其中误差md=±0.2㎜。试计算a、b间实际距离S及其中误差mS__________。
      A.S=67.3m;mS=0.2m    B.S=67.3m;mS=0.2mm  C.S=67.3mm;mS=0.2m   D.S=67.3mm;mS=0.2mm
    4、在△ABC中,已知其内角的观测中误差为±9″,容许误差为中误差的两倍,求该三角形闭合差的容许误差?__________
      A.±34.2″   B.±33.2″  C.±31.2″   D.±32.2″
    5、观测条件由_________三部分构成。
      A.观测者、观测仪器、外界条件;   B.观测人员、观测时间、观测地点;  C.观测仪器、观测人员、观测时间;   D.观测人员、观测地点、观测仪器。
    6、测量一正方形厂房基地,边长a为1000m±0.012m。试求其周长C及其中误差mC__________。
      A.C=4000m;mC=48mm   B.C=16000m;mC=48mm  C.C=16000m;mC=12mm   D.C=4000m;mC=12mm
    7、理论上我们取______倍中误差为极限误差;而等级控制测量因为观测的精度要求比较高,往往规定______倍中误差为极限误差。
      A.2;3   B.3;2  C.3;1   D.2;1
    8、已知独立观测值Li的权为Pi(i=1,2,…,n),试计算加权平均值X=[PL]/[P]的权Px__________。
      A.[P]   B.1/[P]  C.P1   D.P3
    9、已知某经纬仪一测回测角中误差为m=±3″ ,今要求最后结果的侧角中误差小于±1.8″,问至少应测多少测回?__________
      A.2测回   B.3测回  C.4测回   D.5测回
    10、已知独立观测值Li的权为Pi(i=1,2,…,n),试计算加权平均值X=[PL]/[P]的权Px__________。
      A.[P]   B.1/[P]  C.P1   D.P3
    11、设某角度观测值的协因数为3,则其观测值的权为_______。
      A.1/3   B.3  C.1/2   D.2
    12、单一附合导线均有_________个条件方程式。
      A.1   B.2  C.3   D.4
    13、条件方程式均以________为自变量。
      A.观测值的平差值   B.观测值  C.未知参数   D.未知参数的平差值
    14、观测值Li、观测量真值X与其真误差⊿i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X=Li-⊿i   B.X=Li+⊿i  C.X=-Li-⊿i   D.X=-Li+⊿I
    15、观测误差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
      A.系统误差和粗差;   B.偶然误差和粗差;  C.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D.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差。
    16、用钢尺量距,共测量12个尺段,设丈量一个尺段的偶然误差(如照准误差等)为 =0.001m,钢尺的检定中误差为 =0.002m,试求全长的综合中误差 __________。
      A.3mm   B.4mm  C.8mm   D.3.4mm
    17、在某相片上量得一距离长为20㎝,其相对中误差为1/1000,则该距离的绝对中误差为________㎝。
      A.2   B.0.04  C.0.2   D.0.02
    18、有一水准网由4个已知点、5个待定点构成,共观测11段高差值,利用条件平差进行平差计算时,应列出法方程的个数为________个。
      A.11   B.7  C.5   D.6
    19、条件平差时的法方程为NK+ω=0,其中ω如何确定__________。
      A.ω=BTPB   B.ω=AP-1AT  C.为条件方程的常数项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0、在误差椭圆中,位差的极大值方向为ΦE,极小值方向为ΦF,则有__________。
      A.ΦE+180°=ΦF?   B.ΦE+180°=ΦF  C.ΦE+180°=ΦF   D.ΦE+180°=ΦF
    21、测量一正方形厂房基地,边长a为1000m±0.012m。试求其周长C及其中误差mC__________。
      A.C=4000m;mC=48mm   B.C=16000m;mC=48mm  C.C=16000m;mC=12mm   D.C=4000m;mC=12mm
    22、误差椭圆研究的是__________相对于起始点的精度;相对误差椭圆研究的是任意两个__________之间相对位置的精度。
      A.起始点/待定点   B.起始点/起始点  C.待定点/待定点   D.待定点/起始点
    23、观测条件由_________三部分构成。
      A.观测者、观测仪器、外界条件;   B.观测人员、观测时间、观测地点;  C.观测仪器、观测人员、观测时间;   D.观测人员、观测地点、观测仪器。
    24、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测得的观测值,能否理解为误差小的观测值一定比误差大的观测值精度要高?__________
      A.其它答案都不对   B.不确定  C.能   D.不能
    25、测得一长为D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为1,则长d为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为__________。
      A.D2/d2   B.d2/D2  C.d/D   D.D/d
    26、若测量两端距离:S1=100m±2㎝ S2=1000m±20mm 试比较哪个精度高?__________
      A.S1精度高   B.S2精度高  C.两个精度相同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7、为检定一台刚刚购进的经纬仪的测角精度,现对某一精确测定的水平角(β=65°28′34.0″)作 25 次观测, 根据观测结果算得各次观测误差Δ为(单位:秒) +1.3, -1.1, +0.8, +1.5, +1.1, -0.3, +0.2, +0.6, -0.5, -0.7, -2.0, +0.6, +1.2, -0.4, -0.9, -1.3, -1.1, -0.9,-0.3, +0.6, +0.8, -0.3, +0.8, -1.2, -0.8。试根
      A.1.05″   B.0.95″  C.2.10″   D.1.90″
    28、观测值Li、观测量真值X与其真误差⊿i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X=Li-⊿i   B.X=Li+⊿i  C.X=-Li-⊿i   D.X=-Li+⊿I
    29、用钢尺分5段测量某距离,得到各段距离及其相应的中误差如下,试求该距离S的中误差及其相对中误差。__________ S1 =50.350m±1.5mm S2 =150.555m±2.5mm S3 =100.650m±2.0mm S4 =100.450m±2.0mm S5 =50.455m±1.5mm
      A.4.33mm;1/10万   B.4.33mm;1/5万  C.8.66mm;1/5万   D.8.66mm;1/10万
    30、观测次数增加,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就会减少,精度提高;则测量实践中,可以通过无限次地增加观测次数来提高观测成果(算数平均值)的精度。上述说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
      A.不正确   B.正确  C.不确定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1、设对∠A进行4次同精度独立观测,一次测角中误差为2.4″,已知4次算术平均值的权为2。试问:单位权中误差等于多少?欲使∠A的权等于6,应观测几次?__________
      A.2.9″,12次   B.2.9″,10次  C.1.7″,12次   D.1.7″,10次
    32、如半测回方向一次观测的中误差为±6″,则一测回角度中误差为________。
      A.±4″   B.±2″  C.±6″   D.±8″
    33、如x的中误差为±1mm,则2x的中误差是________。
      A.±2mm   B.±4mm  C.±1mm   D.±1/2mm
    34、观测次数增加,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就会减少,精度提高;则测量实践中,可以通过无限次地增加观测次数来提高观测成果(算数平均值)的精度。上述说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
      A.不正确   B.正确  C.不确定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5、由一组不等精度观测值计算其平差值时,取其__________。
      A.精度最高的观测值   B.绝对值最大的观测值  C.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   D.观测值的加权平均值
    36、用钢尺量得两段距离:L1=2000m±5cm,L2=400m±5cm,选出正确答案_________。
      A.由于δ1=δ2,故两个边长的观测精度相同;   B.由于δ1/?L1<δ2/L2,故L1的精度比L2的精度高;  C.由于L1>L2,故L2的精度比L1的精度高;   D.由于δ1/?L1<δ2/L2,故L1的精度比L2的精度低。
    37、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其中误差分别为300.465m±4.5cm及660.894m±4.5cm,则这两段距离的真误差是否相等?它们的精度是否相等?__________
      A.相等,不相等   B.不相等,不相等  C.相等,相等   D.不相等,相等
    38、用钢尺量得两段距离:L1=2000m±5cm,L2=400m±5cm,选出正确答案_________。
      A.由于δ1=δ2,故两个边长的观测精度相同;   B.由于δ1/?L1<δ2/L2,故L1的精度比L2的精度高;  C.由于L1>L2,故L2的精度比L1的精度高;   D.由于δ1/?L1<δ2/L2,故L1的精度比L2的精度低。
    39、间接平差时的法方程为Nδx+ω=0,其中ω如何计算__________。
      A.ω=BTPB   B.ω=AP-1AT  C.为条件方程的常数项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0、设对∠A进行4次同精度独立观测,一次测角中误差为2.4″,已知4次算术平均值的权为2。试问:单位权中误差等于多少?欲使∠A的权等于6,应观测几次?__________
      A.2.9″,12次   B.2.9″,10次  C.1.7″,12次   D.1.7″,10次

三、填空题(共 30 道,每题 1 分)
    1、测角网必要的起算数据是________个,而测边网必要的起算数据则是________个。   您的答案:
    2、直接平差是对_____个观测量进行多次观测,求其平差值并评定精度。   您的答案:
    3、理论上我们取3倍中误差为极限误差;而等级控制测量因为观测的精度要求比较高,往往规定______倍中误差为极限误差   您的答案:
    4、某网形共有n个观测值,t个必要观测,r个多余观测,则n=__________。   您的答案:
    5、误差椭圆研究的是__________相对于起始点的精度;相对误差椭圆研究的是任意两个____之间相对位置的精度。(起始点/待定点)   您的答案:
    6、间接平差中误差方程的个数等于_____,所选参数的个数等于____。   您的答案:
    7、地形图的精度是指什么   您的答案:
    8、单位权中误差mo、权Pi和中误差mi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   您的答案:
    9、在某相片上量得一距离长为200㎝,其相对中误差为1/3000,则该距离的绝对中误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的答案:
    10、在平坦地区相同观测条件下测得两段观测高差及水准路线的长分别为: =10.125米, =3.8公里, =-8.375米, =4.5公里,那么 的精度比 的精度________, 的权比 的权________   您的答案:
    11、观测条件由观测仪器、____和___ _三部分构成。   您的答案:
    12、根据函数模型的不同,将产生两种不同的平差方法:_______平差和_________平差,但它们精度评定的随机模型均相同,其形式为D=δ2=___________。   您的答案:
    13、单位权中误差mo、权Pi和中误差mi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   您的答案:
    14、偶然误差的统计规律性是指:界限性、_______性、_______性和_______性。   您的答案:
    15、精度是指误差分布的________________程度。   您的答案:
    16、水准测量中若要求每公里观测高差中误差不超过10mm,水准路线全长高差   您的答案:
    17、误差椭圆研究的是__________相对于起始点的精度;相对误差椭圆研究的是任意两个____之间相对位置的精度。(起始点/待定点)   您的答案:
    18、观测条件的好坏______(能、否)决定观测成果的质量高低   您的答案:
    19、控制网中,某点P的真位置与其平差后得到的点位之距离称为P点的_____。   您的答案:
    20、在某相片上量得一距离长为200㎝,其相对中误差为1/3000,则该距离的绝对中误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的答案:
    21、测量平差的首要任务是经过数据处理,确定观测值的___________,而___ ___也是其必不可少的任务。   您的答案:
    22、间接平差中误差方程的个数等于_____,所选参数的个数等于____。   您的答案:
    23、n个独立观测值的方差阵是个__________阵,而n个相关观测值的方差阵是个_________阵。   您的答案:
    24、在某相片上量得一距离长为200㎝,其相对中误差为1/3000,则该距离的绝对中误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的答案:
    25、根据函数模型的不同,将产生两种不同的平差方法:_______平差和_________平差,但它们精度评定的随机模型均相同,其形式为D=δ2=___________。   您的答案:
    26、在平坦地区相同观测条件下测得两段观测高差及水准路线的长分别为: =10.125米, =3.8公里, =-8.375米, =4.5公里,那么 的精度比 的精度________, 的权比 的权________   您的答案:
    27、间接平差中误差方程的个数等于_____,所选参数的个数等于____。   您的答案:
    28、如x的中误差为±1mm,则2x的中误差是__________。   您的答案:
    29、观测条件由观测仪器、____和___ _三部分构成。   您的答案:
    30、某测边网共有n个角度观测值,p个三角点,q个多余起算数据,r个多余观测,t个必要观测,如按条件平差进行时,此三边网可以列出r=______条件方程;如按间接平差进行时,此三边网可以列出______个误差方程。   您的答案: